日前,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始興縣作家協會黨支部書記、畬族刺繡非遺傳承人雷珺婷在第七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開幕儀式暨2023年度北京時裝周頒獎盛典中獲評“2023中國紡織非遺新青年”。
雷珺婷獲評“2023中國紡織非遺新青年”。
畬繡,即畬族刺繡,在畬族的傳統文化中,當畬族姑娘新婚時,會將刺繡師傅請到家中來,定制一套新婚服飾。男子則做一件長衫,領口刺繡邊。雷珺婷從小耳濡目染畬族手工藝,2009年她走上了畬族文化的傳承之路,在認真修習傳統技藝的同時,注意將創作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挖掘整理畬族文化,讓非遺“活”起來。
不僅如此,2018年,雷珺婷成立始興畬族聯誼會,聯合各方力量,致力于開展始興縣畬族文化與社會各界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活動,并積極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近百場畬族文化交流和慶典活動。此外,她深耕文字創作,參與編寫全國《畬族雷氏志》,并完成了20多萬字的《韶關畬族文化研究》專著編寫任務,填補了韶關市畬族文化的研究空白。
這些年她開展了數十場近2000人次的畬族文化公益培訓活動,獨立策劃、組織上千人參加的“畬族外嫁女回娘家”等大型畬族文化活動。2019年,畬族刺繡、彩帶、烏米飯列入始興縣第六批非遺項目,雷珺婷也成了畬族刺繡、彩帶、烏米飯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雷珺婷先后參加博柏利手藝設計師公益項目培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如今,她熟悉非遺刺繡的歷史背景、技藝特點、傳承方式以及當代設計,深入了解傳統的刺繡技藝以及其傳承和保護。她精心創作的刺繡作品榮獲廣東省級和國家級獎項。在“北京時裝周”——非遺成果轉化公益展上,她帶著畬族非遺刺繡作品大放異彩。同時,她還參加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等各大型活動,讓更廣大受眾認識畬族非遺文化。
畬族刺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結民族智慧的典型載體,也是現代紡織工業發展的基石。
雷珺婷說,推動畬族刺繡發展,一是要將工業化生產和手工制造有機結合,提升非遺產品時代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二是以傳承為基礎樹立更高標準,堅持技藝革新、元素更新、時尚創新,增強畬族刺繡自我發展生命力。三是建設完善畬族刺繡傳承體系,加快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激發產業經濟活力。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畬族文化,雷珺婷利用所學知識積極在全縣各鄉鎮開展一系列畬族文化的講座,以及非遺刺繡培訓,讓畬族刺繡在傳播中引發人們心理共鳴、情感共振,打通時間的隧道,聯結過去和當下,文脈賡續,弦歌錚鳴。“未來,我會以獲評中國紡織非遺新青年為契機,從紡織非遺產業發展、傳承創新等方面繼續努力,讓畬族刺繡發揮更大的價值,帶動始興產業高質量發展。”